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踞本港癌症榜首,醫學界一直致力改良治療方法。中大研究發現,對晚期「非小細胞肺腺癌」療效顯著的標靶藥「貝伐株單抗」,劑量即使減半療效亦相同,適用該藥的患者可節省近10萬元藥費。
中大2008年起領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中心,進行一項名為ABIGAIL的臨牀研究,安排300名晚期或擴散性非小細胞、非鱗狀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成兩組,分別接受7.5mg/kg及15mg/kg的「貝伐株單抗」標靶藥治療配合化療作第一線治療。研究結果顯示,高劑量及低劑量的藥物,在存活期、無惡化存活期及疾病控制率各方面均無顯著分別。
可省近10萬元藥費
肺癌患者每三星期要注射一次「貝伐株單抗」,一次7.5mg/kg的藥費高達1.5萬至2萬元,以6次療程計算,與15mg/kg的費用相差近10萬元。中大腫瘤學系莫樹錦教授表示,結果反映即使將藥物減半也可得到同樣效果,對香港用者帶來相當大啟示,預計可大大提高治療的成本效益,病人亦毋須付高昂藥費。
「貝伐株單抗」是抗血管生長藥物,主要針對體內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,透過抑制VEGF的運作,從而斷絕腫瘤生長時所需的血液以抑制癌細胞。國際研究發現,以「貝伐株單抗」配合化療可提升存活期至一年以上,較單接受化療的10個月高。
莫樹錦說,雖然「貝伐株單抗」已成為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的一線藥物之一,但如何揀選合適的病人及劑量仍是重要課題,是次研究通過觀察7個不同的生物標籤,發現VEGF中的VEGFA和抑制腫瘤血管生長關係最密切,將可發展成臨牀上使用的生物標籤,協助醫生揀選合適病人使用抗血管生長藥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