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癌症防治-對抗肝癌 標靶治療添利器

發表於
   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   記者:李盛雯
   日期:100年08月31日
 
   

 

 

 

國內每年新增約一萬多名肝癌患者,手術切除是最直接、有效的治療方式。但有些患者肝腫瘤生長位置特殊,或合併嚴重肝硬化導致肝功能欠佳,無法接受手術,需改採肝動脈血管栓塞、高週波燒灼術等局部治療;近來標靶藥物出現,因服用方便、不具侵入性,在肝癌治療上讓醫界多了一個新武器

基隆長庚醫院情人湖院區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,台灣肝癌患者發生大多由B型肝炎所造成,好發年齡為40到60歲。由於肝臟內部並沒有神經,肝癌發生初期,患者並無特別感覺,不易被發現,通常是因為摸到腹部右上方硬塊或出現腹水及黃疸等症狀才就醫,高達70到80%患者發現時都已是晚期。

王正旭表示,肝癌治療需依腫瘤狀況及條件來做判斷,如果腫瘤單一、大小在5公分以下,沒有侵犯到血管,加上肝功能正常,手術切除是優先選擇。但如果患者肝功能不好、腫瘤範圍較大或已出現肝內移轉,就只能採取局部治療,如肝動脈血管栓塞、高週波燒灼術或酒精注射等。

但就治療成效來看,目前尚未出現有效的化療藥物,而栓塞及燒灼會面臨腫瘤再擴大的問題,加上栓塞及燒灼皆需住院治療,也容易有右上腹疼痛的不適,且隔一段時間就要再做一次,較為不便。目前各種癌症的標靶藥物研發方興未艾,肝癌標靶藥物的研發與上市,對於晚期患者及家屬而言,是一道新曙光,且意義非凡。

現階段肝癌標靶藥物尚未納入健保,王正旭建議,健保局可設定條件,讓真正需要的患者使用,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。他進一步指出,事實上,肝癌標靶藥物延長的存活期較其他癌症標靶藥物為長,但礙於必需自費,每月十多萬元的費用成為不少家庭沈重負擔。王正旭強調,抗癌武器不嫌少、方便使用會更好,醫界與政府都應該幫助患者共同對抗病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