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減輕柏金遜症藥物副作用 鉤藤複方舒緩症狀

   資料來源:am730
   記者:
   日期:100年07月21日
 
   

 

 

 

柏金遜症患者或會出現抑鬱、睡眠障礙等症狀,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。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項研究發現,中藥「鉤藤」中的主要成分「異鉤藤鹼」,能改善柏金遜症的部分症狀,以及減輕服用治療柏金遜症西藥所引起的副作用。研究人員表示,患者將含鉤藤的中藥複方與西藥配合使用,更可帶來最好的療效。

鉤藤」屬一種常用中草藥,性質微涼,清熱平肝,以往多用於治療小兒驚風和高血壓。研究團隊發現「鉤藤」中的「異鉤藤鹼」可改善柏金遜症的非運動症狀,包括抑鬱、焦慮、睡眠障礙、大便困難和食慾下降等。該學院副教授李敏指,「異鉤藤鹼」可誘發神經細胞的自噬作用,即一種清除異常蛋白和提供能量的保護機制,從而有效地清除積聚於大腦、導致柏金遜症的異常蛋白alpha-synuclein。

研究團隊於07至09年進行臨床測試,將47名柏金遜症患者分開兩組。其中22人服用改良古法六君子湯所製成的中藥複方沖劑,即有鉤藤黨參茯苓白朮甘草等。經過24星期療程後,該組病人的非運動症狀,比另一組服用安慰劑的患者有顯著改善,溝通能力也明顯提高。過程中兩組病人都沒有出現不良反應。研究團隊已為研究結果申報了美國專利,並獲得食物及衛生局撥款資助第2階段臨床研究。

不過,李敏指,「鉤藤」本有治療肢體震顫之效,但今次研究卻未見其對柏金遜症的運動症狀有顯著療效。她估計與所用沖劑中的「鉤藤」含量不多有關,考慮於下一次臨床測試加重含量,試驗對運動症狀有否改善,預計於2013年完成。她又說,所研發的複方暫不可取代西藥,但可減輕服用西藥帶來的副作用,建議病人兩者合用,以求最佳效果。她特別提醒市民不要自己依單「執藥」,因為市民不清楚分量,脾質脈狀亦有不同。此複方對脾虛人士有效,但對其他人或會有害。患者應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服藥。